第2章
齐衡开口道:“大帅客气了,大帅年长于我,便直接唤我大名吧,恩公就太生疏了。
至于指点的事,大帅这里英才聚集,哪里有齐衡开口的份,实在惭愧。”
瞧着齐衡得体的应答,并没有因为当初的救命之恩而得意忘形,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其他众人心中对于齐衡的印象都稍稍扭转一些。
最起码在他们看来,这小子本事虽然还不知道咋样,倒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而且齐衡这自贬的同时,还稍稍抬了抬他们,也是让众人心中欢喜。
都是泥腿子出身,即便如今当了百户千户,手下带着几百上千人,可也不过是个没人认可的草莽英雄。
加上都是穷苦出身,自幼便被蔑视惯了。
说到底,那心里还是十分想要得到认同的。
而且本着你抬我一手,我还你一手的义气做派,此时的齐衡在他们心中已经变的可爱起来。
但齐衡这谦虚的话,却被朱元璋给直接打断了。
“恩公于我有救命之恩,若是没有恩公哪里会有如今的朱元璋,当初恩公可是以一人之力,将几千人的元军大营给搅了个天翻地覆,还带着我们几百人从上万元军的围追堵截中逃了出来。
那一幕幕,咱可是记得清楚。对了,恩公不是鬼谷子传人吗?
若是恩公没有资格指点我们,那还有何人能指点?”
朱元璋一番话说的诚恳无比,搞的齐衡却是内心尴尬不已。
什么鬼谷子传人,那不过是为了给当初那些人提升一点信心好逃命罢了。
虽然也有装逼的成分在,但归根结底不过是靠着当初系统给他的奖励蒙混过关而已。
现在让他出主意,他能有什么主意。
可是,感受着朱元璋那期待的目光,齐衡实在是不好拒绝。
只好尴尬的说道:“大帅实在过誉了,既然如此,大帅还是说说什么事情吧。”
听到齐衡如此说,朱元璋立马来了精神,他急忙将如今困扰着他们的事情从头到尾的讲述了一遍。
说白了,就是当初朱元璋在参加义军时,加入了那濠州城中郭子兴的麾下。
可是,那濠州城内并不是只有郭子兴说了算,其中还有另外几位头目,还产生了不少的分歧。
而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时,立了不少的功劳,职位也得到了晋升。
但伴随着朱元璋的晋升,郭子兴的儿子开始对朱元璋的存在有了顾虑,便暗中和郭子兴说朱元璋的野心。
于是郭子兴想考验一下朱元璋,将一只年老体衰的队伍给他带,还让他去外面攻打地盘。
而朱元璋却只要了24名手下,便打下了如今这定远县城。
还在周围收拢了不少的手下,麾下兵将转眼间便有了几千精兵。
可是,那濠州城中当初被赶走的孙德崖部,却又卷土重来,还将那郭子兴给围困住了。
而元廷也趁此时出兵,挥师濠州城,将整个濠州城围的是水泄不通。
危在旦夕时,听闻朱元璋在外面发展的不错,便传信下令朱元璋赶回去帮他们击溃孙德崖,同时破解围城之难。
如今的他们便是在讨论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到底是要回去救那郭子兴,还是不救。
如果救了,那么他们这些兵马一回去可就不姓朱了。
毕竟如今的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部下,名义上这些兵马也都归那郭子兴统辖。
如果不救,兵马和县城都能保住。
但名声却丢了。
同时见死不救也不是朱元璋的性格。
就在朱元璋仔细的讲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时,齐衡一边听着朱元璋的讲述,一边也在思考着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
留下来帮朱元璋,那是万万不行的。
那只能想办法摆烂了,表现的平庸一点,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草包。
这样一来,让那朱元璋自己不愿意要他,到时候他便能顺理成章的离开朱元璋的身边,去过自己的好日子。
而一旁朱元璋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齐衡的身上。
一直都将自己当作朱元璋麾下第一文臣谋士的李善长,也有心想要看看这第二个来到这里的谋士的真实水平。
可是伴随着众人的等待,之前答应过要给朱元璋一点建议的齐衡却久久不语。
众人的心中都开始浮现出质疑的心思。
这齐衡到底行不行啊。
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碍于朱元璋的面子,那些急性子的武将们都没有催促齐衡。
直到一名下人来到了大厅,看着沉默的众人,小心犹豫的小声说道:“大帅,该用膳了。”
身为众人关注的中心,齐衡自己的内心那是尬的一批。
一直都等着什么人开口说点什么,他好借坡下驴,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开口。
直到此时听到这名下人的话后,齐衡急忙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道:“大帅,时候不早了,将军们都还饿着肚子呢,不如先去用了膳,回头再议?”
等了半天就等到齐衡这话的众人,一个个摇了摇头。
这场中的人虽说大多没念过几年的书,但混江湖的经验还是有的。
从齐衡刚刚的表现来看,这完全就是一个草包罢了。
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个所以然,如今借口吃饭,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就连一旁那从未开口过的李善长,也在此刻放松了心中的警惕。
看来,他李善长在朱元璋麾下第一谋士的位置,那是动摇不了了。
而朱元璋本人的心中也是有些失望的。
毕竟,当初齐衡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可是非常大的。
可是,从今天的表现来看,这齐衡.....实在是有些......
就算是一个寻常人,在听了这话后不管对错也能说点什么。
哪怕说不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但也该有自己的想法才是。
这让朱元璋不得不在心中质疑自己的眼光。
想着这些,朱元璋也不能让场面太过于尴尬,便急忙开口道:“对对对,大伙都还没有吃饭呢,恩公也是舟车劳顿,是该先休息休息,吃过饭后,我们再议。”
在意兴阑珊间,众人渐渐散去。
齐衡也被府中的下人安排到了一间别院内。
从屋子中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早就被人提前打扫出来的房间。
可见,正如自己所料,那朱元璋早就存了将自己弄过来的心思。
不过,好在自己灵机一动,故意显得无能一点,慢慢的,朱元璋的心思总会淡掉。
到时候再请辞,想来就简单的多了。
不过,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还需要慢慢的等待。
想到这里,齐衡也就不再多想,在吃过下人送来的晚饭后,便直接躺在了床上休息。
不过,齐衡能不多想,却有人不能不多想。
那朱元璋在离开了议事厅后,整个人就一直在思考着关于齐衡的事情。
当初自己初见他时,就好像心中祈求的神仙下凡了一般,不仅用半辈子都没吃过几回的白面馍馍救了他一命,还在接下来的危局中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以监下囚的身份,帮助他们几百号被绑着无法行动的人逃脱了元军的魔爪。
在之后的遭遇中,更是如同古之韩信一般,尽管自身武力不强,却能指挥他们那些一辈子生活在田地里的人在元军的重重包围中顺利逃跑。
还反杀了不少人。
这样的人,真的是一个废物吗?
真的是一个无能之辈吗?
他朱元璋虽说没读过什么书,但见过的人,见过的事却不少。
所以养成了他识人的本事。
别的方面他不敢夸口,但是在识人识才方面却有独到的眼光。
不然也成就不了他如今大帅的位置。
可是在齐衡的身上,难不成他真的看错了?
朱元璋连晚饭都没有吃,就连他最喜欢吃的大饼如今看了也是毫无食欲。
整个人都陷入了怀疑,和自我怀疑之中。
就当朱元璋一个人坐在庭院中吹着冷风思考问题时,他的夫人马秀英,也就是日后的马皇后突然走了出来。
她看着陷入深思的朱元璋,劝说道:“无论如何,也要先吃了饭,只有吃饱了饭,才有精力去想其他的事情。”
马秀英的话,朱元璋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是,他哪里有这个心情啊。
就当朱元璋扭回头来继续看着院子中的湖面时,他突然之间似乎想到什么。
眼中一道精光闪过。
“我明白恩公的用意了!”